来源:中国网、建企查、今日采购舆情,综合整理自网络
自电子推行以来,许多地区为实现交易模式的平稳过渡往往会经历纸质与电子“双轨制”并行的阶段,既要求投标人到开标现场递交纸质版投标文件,又要使用电子方式递交和解密。
投标文件纸质与电子双轨运行,对投标人来说不是更便捷而是更繁琐了,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交易环节的减负效果也大打折扣。
对此,六部委在《“互联网 ”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明确要求,逐步消除电子采购与纸质采购并存的“双轨制”现象,但不同的地区和企业“双轨制”阶段的期限长短不一,长的有几年,短的几个月。
“双轨制”的根源无非两点:
一是担忧是交易系统远程开标功能不稳定,开标失败的概率较高,以纸质的作为补救,心里不慌。
二是行政监督部门的路径依赖,仍然是要求招投标资料纸质递交、纸质审批。
所以完全的无纸化必须依赖交易系统的高稳定性和监督部门的思维转变。
纸质文件的取消,既能提高招标采购效率、低交易成本:免去了企业打印标书、签字盖章等一系列步骤,竞标人推着一小车文件来到招标现场的噩梦也就此结束;更是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招投标电子化的重要环节。
2011年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首次明确的“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开启了招投标电子化的第一枪。
2013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作为电子招投标的纲领性文件,《办法》为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2017年
发改委联合住建部等六部门印发了《“互联网 ”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进一步加快了电子化招标采购的发展脚步。在政策的持续推进下,各地开始加快电子化招投标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北京市住建委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工作实施方案》。
深圳市住建局开发的bim电子招投标系统(全国首个)通过住建部验收。
2018年
江苏省住建厅通报了2017年全省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率已达93%……
河南省:进入省交易中心的建设项目和项目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取消纸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纸质投标文件及纸质采购响应文件,全面实现招标采购无纸化,省交易中心不再接受任何纸质文件资料,招标(采购)人或中介代理机构不得要求投标人(供应商)在开标时提供纸质文件。
2019年
北京:取消现场投标报名,推进电子投标。
江西:取消投标报名环节,推行网上无记名方式购买标书、图纸;
广西:2019年8月30日前,取消招标报名环节,全面实现使用电子标书,实现招标文件网上下载。
2020年
国家发改委对在拟修订的《招标投标法》(征求意见稿)第五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数据电文形式与纸质形式的招标投标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省市在摒弃“双轨制”要求,离真正的全流程目标越来越近!
招投标电子化,即在、资格审查、文件备案、专家抽取、开标、评标、等环节实现全过程电子化,以标书电子化、评委异地化、监察实时化、管理网络化为标准,并以预警纠错、过程监督、留痕追溯、在线投诉为目标。
对于主管部门而言,招投标电子化不仅能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各类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而且能够提升招投标监管服务质量和效率,遏制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2016年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的印发,在投标保函作为减负提效的现金保证金替代方案提出的同时,投标保函的电子化工作也逐步推进。
首先要实现的是在线递交功能:投标企业仅需将银行保函、担保保函、保险保单原件扫描描件加盖企业公章上传至电子交易平台即可完成递交工作,免去了线下递交原件的人力物力。但这不够满足“全流程电子化”的要求,也给评标委员会带来了真伪鉴定的麻烦。
其次要打通的是在线开具系统:投标企业可以在线完成电子投标保函的开具,而后可通过在线下载数字保函实现保函的递交,招标企业也可以在系统平台上验证保函的真伪——只有从原件核验制,到扫描件核对通过制,再到电子核验制,招投标工作才真正实现了自线下至线上、自局部电子化到全流程电子化的升级。
对于企业而言,投标电子化意味着:仅需提前将资料上传至网上就可以在线申请投标保函,而后便可以轻装上阵参与招投标。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招标电子化意味着:仅需提前将招标公告上传至网上,并在评标时在线审查评比即可完成招标工作--电子化的招投标方式,为双方都减少了相关程序、提高了竞争公平与交易透明。
目前,《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已明确指出:“采购文件可以用电子档案保存”,其中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那工程建设项目中何时实现电子归档取消纸质归档呢,这还有待于相关部门下一步的发文!
当然,无纸化只是招投标电子化体现在招投标工作中的表面形式,其背后是电子交易平台以及系列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未来,在公共服务体系和综合监督体系的作用下,招投标将真正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
1、消除时空屏障,共享商机
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实时性,打破了地域差别和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招标方可以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通过投标人之间的充分竞争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企业采购利益的最大化。投标方可突破地域和关系限制,通过网络获取,更大范围寻找商机。
2、高效快捷,降低双方成本
传统招投标规章制度繁琐,操作流程复杂,采购周期较长,整个运作成本高。电子招投标的出现使企业双方规避了传统招投标的劣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运作成本。
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招标方在线上即可完成招投标流程,而投标方可在网络投递投标文件,实现远程投标。高效快捷的无纸化招投标流程节约双方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推进项目进程。
3、实时监管,营造良好的招投标环境
电子招投标平台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招投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腐败等行为。采用电子招标的项目,其公告、公示、变更、评标结果甚至评标过程等都要在网上进行,各类操作都有迹可循,招投标中的行为要受到主管机关、投标商、招标人的共同监督,使暗箱操作、腐败等行为无所遁形。
4、电子化操作,规范招标流程管理
首先,在招投标过程中使用电子招标操作平台,能够在线管理投标和招标的全流程,实现实时了解招投标流程环节。其次,招投标过程的严谨性,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完成招标后,可通过归档管理功能,将招标资料打包归档,有利于招标机构分析总结招标采购工作,为今后的招投标工作提供依据。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